首页 > 政务公开 > 政府工作报告

2011年坪山新区管委会工作报告

信息来源:坪山新区 发布时间:2011-06-01 10:48:00

——2011年1月25日在龙岗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

第八次会议上

坪山新区管委会主任  冯现学

各位代表:

  现在,我代表坪山新区管委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,请予审议,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。

   一、2010年工作回顾

  2010年,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,在各区特别是龙岗区及市直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,在龙岗区人大政协的有效监督和有力支持下,通过新区上下的共同努力,新区经济社会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。全年地区生产总值218亿元,同比增长27.5%,增速位列全市第二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0.43亿元,同比增长30.1%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0.3亿元,同比增长57.0%,增速位列全市第一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3.56亿元,同比增长21.5%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.43亿元,同比增长18.4%。两税收入29.57亿元,同比增长10.7 %。外贸进出口总额83.96亿美元,同比增长30.5%。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:

  (一)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,实现了激情创业的良好开局。瞄准高端产业和新区稀缺的产业链条,加大招商引资力度,出台了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标准、评估办法、招商引资奖励办法等文件,建立重大项目专人服务工作机制,成功引进了信立泰药业、康哲药业、齐心文具、深纺、洲明科技等一批重大项目。全年共出让土地1.43平方公里(其中工业用地1.25平方公里),约占全市土地出让总量的50%。共引进重大项目39个,总投资额589亿元。随着天虹、沃尔玛及金茂园、乐安居、海悦丽景等酒店的入驻,进一步弥补了新区在商贸服务业方面的缺失。

  (二)以打造现代产业园区为抓手,进一步优化了产业的空间布局、发展结构和配套环境。按照打造高端产业园区的战略思路,着力加快生物产业园、新能源产业基地、出口加工区综合保税物流园、电子信息园等园区的建设进程,积极谋划并推进中小企业总部基地、科技成果转化基地、留学生创业基地、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等“四大基地”的建设,“一区多园多基地”的园区发展格局初具雏形。坚持把社区经济转型纳入到新区的发展大局中统筹推进,制定了推动社区转型发展的系列政策文件,从观念更新、政策优惠、资金扶持等多方面帮助社区经济转型发展,引导社区为产业园区发展提供配套服务。同时,综合运用审批、环保和法律等手段,坚决清退无证无照企业100家,淘汰重污染企业10家、危化企业2家。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,累计实现产值376.9亿元,同比增长21.5%,占新区产值比重57.1%。

  (三)以综合发展规划引领城市发展,有力促进了城市功能和市容环境的提升。坚持以城市发展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和“规划先行、穷区富规划”的原则,邀请市委党校、市发展研究中心、中规院等智力机构,参与新区综合发展规划、坪山河综合整治规划等的研究编制,积极构建以低碳发展、低冲击开发为主基调,以“十二五”规划、城市规划、土地规划“三规合一”的综合发展规划为统领,以中心区概念规划、产业、交通、生态等15个专项规划为承接的规划系统,形成了覆盖新区未来发展空间、高水平、可实施的规划体系。目前,综合发展规划及各专项规划已完成送审稿,坪山中心区概念规划已基本完成。同时,着力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,提升城市功能,土地整备拆迁安置区一期、燕子岭配套员工宿舍和聚龙山保障性住房已开工建设;锦绣东路、人民东路、绿梓大道等市政工程稳步推进;龙田、上洋污水处理厂及田脚水流域等有关配套管网工程按时完工;聚龙山生态公园二期和燕子岭公园二期等景观工程提前竣工验收;首批169条村道硬底化工程已完成。扎实推进城市更新,已立项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项目12个,改造面积约194万平方米;28个城中村综合整治项目稳步推进。大力实施市容环境提升行动,出口加工园区、坑梓和坪山中心区、大运场馆等重点路段及重点区域的环提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效。

  (四)以土地整备为载体,推进了城市空间优化整合和社区转型发展。坚持把土地整备作为新区“一号工程”,举全区之力谋划推动,确立了坚持查违和维护社区群众利益“两手抓”,综合运用规划、土地、产权以及相关行政手段,以实现城市建设和社区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“整村统筹”工作思路,与社区和群众充分达成了共识,形成了“自上而下、自下而上”的工作局面。目前,新区已被市政府确定为土地整备综合改革试点区,坑梓金沙社区土地确权前期工作已完成;望牛岗片区的土地整备已经完成总拆迁面积的92%。对2054户原村民非商品住宅进行了正本清源、重新清理,拟撤销不符合“一户一栋”条件的有421户。坚持查人与查事相结合,保持了查违工作高压态势,实现违法抢建纠正率100%,查违工作成绩位居全市前列。

  (五)以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,大力提升民生幸福指数。把81%的政府财力投向民生领域,着力改善民生。全面落实促进就业政策,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0.32%,大幅低于全市3%的平均水平,零就业家庭动态归零。低保户、残疾人、老年人实现应保尽保,社会救助、社会福利、优抚安置三大体系基本建立。始终把教育放在新区发展全局性、基础性和先导性地位,大力实施优师、优校、优生、优制“四优”工程,新增优质公立学位1300多个。文化事业发展稳步推进,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坪山分馆开馆,现代舞蹈节目《英雄无悔》获全国“荷花奖”大赛银奖。新区人民医院改扩建、妇幼保健院转型建设顺利展开,聚龙医院建设前期工作如期完成,卫生监督所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整合工作初步完成。全面加强综治、维稳、信访和安全生产工作,全年无重大恶性刑事案件、安全事故,无赴省进京上访事件。投入200万元资金,落实雷州四村“双到”扶贫工作。

  (六)以提升政府行政效率为核心,为新区大开发、大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。以行政服务大厅建设为载体,积极推进社会、经济、建设三大领域流程再造。目前,建设系统流程再造已完成,其中市投资项目前期工作时间由原来的270个工作日减少到194个工作日,区投资项目由270个工作日减少到186个工作日,削减近1/3。加强队伍执行力建设,出台了“一令一榜两书两报两行动”1+8系列文件,确定了14类138项重点任务,已完成28项;深入开展制度检查,各单位建立制度345项,形成了以制度助燃激情的工作局面。通过推出全市优惠尺度最大的留学生产业政策,与北京大学联合设立博士后工作实践基地等,加大高精尖人才引进力度,推动本地干部“原地转型”,着力为新区发展提供人才保障。制定了落实市“两个规定”的实施意见及新区领导议事规则,党风廉政建设全面加强。

  回顾过去一年,新区初创,百业待兴,能取得这样的成绩,来之不易。这是我们在边搭班子、边建队伍,边改革创新、边建章立制,边磨合团队、边整合区街,边谋划、边落实过程中取得的成绩。这些成绩的取得,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,得益于龙岗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,得益于龙岗区人大和政协的监督,凝聚着新区人民的心血和汗水。在此,我谨代表新区管委会向各位代表和委员,向所有关心、支持坪山建设和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!

  成绩令人鼓舞,但与市委、市政府的高要求,与新区百姓的热切期盼相比,我们还有不少差距:一是基础设施欠账较多,路网密度不到全市平均水平的1/2,千名中小学生仅拥有52名专职教师,且大专以下学历的占50%以上,千人床位数只有全市平均水平的1/2,医院配置只有乡镇水平,生活配套严重滞后,在解决新区百姓“看病难”、“就医难”、“出行难”等问题上任重而道远。二是受政策、体制、历史遗留问题等多方面约束,部分重大项目推进仍较缓慢,“任务令”只完成年度任务的60%。三是新区的产业结构还处于产业链的低端,产业配套服务比较薄弱,三产产值只占GDP比重的21.8%,远低于全市甚至全国水平。四是新区虽然已初步形成“想干、敢干、快干”的良好局面,但部分干部在“会干”方面还有差距,机构运行效率还比较低,机关人员的思想认识、工作作风以及执行力还不适应新区的发展。为此,我们要正视问题、保持清醒,自加压力、跑步追赶,以更大的力度、更快的速度缩短差距,实现新区的跨越发展。

  二、“十二五”规划的主要思路

  “十二五”期间,是深圳经济特区从前30年向下一个30年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。市委五届六次全会提出要认真学习借鉴广州经验,以科学发展为“主题”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“主线”,聚焦于“打基础、破难题、提质量、惠民生、出实效”,把“大运之年”变成“大干之年”。市人大、政协“两会”提出要打造“深圳质量”,从速度优先到质量优先转变,从注重经济增长向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转变。这意味着下一个5年,全市将从“深圳速度”向“深圳质量”转型,从传统的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向以城市发展带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,从外向型经济向内生型、内需型、自主创新型经济转型,从传统的城市发展路径向信息化、数字化“智慧”城市转型。坪山新区在这样的特殊发展阶段开启自己的新征程,可以说,起点就是高点,还没“提速”就要“转弯”。这对我们是巨大的考验,要求我们必须另辟蹊径,不能再走老路,当永远的追赶者;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机遇,为我们转型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气场,如果顺势而为,必定事半功倍,可望“弯道超车”。

  “十二五”期间,新区发展的总体思路是: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,以邓小平理论和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为指导,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,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,坚持走新型城市化和新型工业化道路,着力提升城市功能,推动产业优化升级,深化管理体制改革,提高民生幸福指数,加快特区一体化进程,精心打造“现代产业园、低碳生态城”,努力把坪山新区建设成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示范区、综合配套改革的先行区和新的区域发展极。在工作中,重点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:

  一是坚持城市发展与产业发展并重。要转变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传统发展模式,坚持以城市发展引领产业发展,坚持高端园区建设与低碳生态新城建设“两手抓”,充分发挥规划的先导和统筹作用,以城市的高水平规划建设提升高端园区的发展环境,以高端园区的快速发展为城市发展注入经济活力,努力打造“城在园中、园在城中”的城市风格,使园与城相互呼应、相得益彰,实现产业与城市的和谐共荣。

  二是坚持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并重。新区正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,要实现赶超式、跨越式发展,必须保持一个较快的发展速度。但是,我们所追求的快速度必须是高质量的快速度,是注重精品、追求卓越的快速度。要瞄准产业链的高端环节,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附加值、知识型产业,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,使产业结构更优、内生动力更足。要以“公交都市示范区”创建为契机,以TOD和低冲击开发为路径,走出一条快速推进、综合开发的城市发展道路,利用好坪山的山、水、田、园,把坪山打造成为低碳生态山水田园城市。

  三是坚持社会建设与经济发展并重。把社会建设摆到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地位,全面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,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。要坚持“统筹发展”的理念,把土地整备与社会建设、社会结构变革有机结合起来,使土地整备的过程成为推动社区转型发展、实现高水平城市化的过程,让广大群众共享新区发展的成果,形成共同目标、共同路径、统一行动,合力推进新区的大建设、大发展。

  四是坚持区域合作与自主发展并重。要把坪山的发展放到特区一体化、深莞惠一体化的区域发展格局中统筹谋划,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城市的规划对接、基础设施衔接和产业合作,重点加强与惠阳、大亚湾区的交流合作,在区域协调发展中实现共赢。同时,也要坚持自主发展,积极探索一条符合坪山实际的差异化、特色化发展路子,切实在内部挖潜上、在优化环境上、在资源整合上下功夫,大力推进综合配套改革,释放发展的活力,提升区域的核心竞争力和辐射力。

  “十二五”时期,新区的发展目标是: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30%;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50%;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按可比口径年均增长25%;万元GDP能耗、水耗年均下降6%。为实现这个目标,我们确立了以下战略思路:

  (一)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,推动新区由城乡混合型经济形态向城市型经济形态转型。整合街道、社区及原大工业区,加快规划建设配套齐全、环境一流的现代产业园,重点发展电子信息、生物、新能源、新材料、先进装备制造等产业及其配套现代服务业、保税物流业;大力推进中小企业总部基地、科技成果转化基地、留学生创业基地、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等“四大基地”建设;积极引进和建设企业产业化促进平台,促进科技、人才、资金、服务等多要素聚集,实现研发、设计、制造、科技转化、总部运营、人才培训等多功能结合,推动产业向“微笑曲线”两端延伸。积极引导中小企业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,坚决淘汰落后产能。坚持社区经济转型与产业园区建设统筹考虑,积极引导社区股份合作公司建立现代企业制度,实现社区经济多元化发展。“十二五”期间,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900亿元以上。到2015年,地区生产总值达850亿元以上,年均增长30%;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30%左右;单位土地产出达5.06亿元/平方公里。

  (二)高水平规划、高质量建设、高标准管理,推动新区由宜业不宜居的工业园向山水田园新城转型。坚持高水平规划,以斯图加特等国际先进城区为标杆,对新区的发展规划进行高水平的调整完善,形成覆盖新区的多层次规划体系,满足未来50年发展的需要,确保100年有看头。坚持高质量建设,按照打造精品、追求卓越的高要求,着力推进交通、市政、信息通讯、教育、医疗卫生、体育、文化娱乐等基础设施建设,加快城市更新再造,着力打造坪山中心区、坪山河沿岸综合整治区及“四大产业园区”等城市亮点;特别是以坪山河综合整治试点为突破口,通过实施城市单元综合开发,对河流两岸城市规划进行高标准调整,对城市结构、产业形态进行升级改造,把坪山河沿岸打造成新区主要的城市景观带和重要经济功能带,带动新区低碳生态城区建设。坚持高标准管理,按照城市经营的理念、不低于原特区内的管理标准,着力加强城市管理,大力实施市容环境提升工程,全面改善新区的生产、生活环境,打造一个功能完善、产业高端、宜居宜业宜游的智慧型新城区。力争到2015年,基础设施明显改善,基本形成“三横五纵”的快线路网,实现40分钟可达城市中心区;坪盐通道、轨道12、14号线实质性推进。低碳经济、低碳城区、低碳生活初见成效,万元GDP能耗、水耗年均下降6%,人均绿地面积达到16.5平方米。

  (三)着力加强社会建设,推动新区由“城乡二元社会”向“城市社会”转型。坚持以土地整备综合改革为突破口,进一步提升城市整体空间、再造社区经济结构、重塑社区社会形态,把社区建设摆在土地整备工作中更加重要的位置来谋划和推动,通过土地整备实现一个平台承接城市建设、社会建设、社区转型发展等多个工作任务的目标,促进社区从“城乡二元社会”向“城市社会”转型。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新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,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,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,增进民生幸福。积极打造新区文化品牌,建立人文城区。推进社会管理创新,扩大公民有序参与和共享,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良好局面。到2015年,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不低于4%,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%以内,社会保险综合参保率在95%以上,万人病床数达到34张,各项民生福利水平全面提升,基本达到大特区平均发展水平。

  (四)大力推进综合配套改革,推动新区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扁平化管理转型。按照“小政府、大社会;小管理、大服务”的方向,大力推进流程再造,构建前台服务、后台支撑、其它部门提供保障的“一站式”综合服务平台,打造一个流程更短、效率更高、人员更精简的运作机制和架构。积极推进办事处和社区工作站的整合,构建扁平化管理模式。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,扩大社会融资,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。到2015年,基本建立起政府主导、基层民主自治、社会多元参与的公共治理机制和基层服务机制,形成行政管理与基层自治协调发展、良性互动的管理格局。

   三、2011年主要工作

  今年是“十二五”的开局之年,也是坪山新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、全面推进大开发大建设的关键一年。综合考虑各种因素,我们初步确定新区今年经济发展预期指标是: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0%;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0%;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5%;万元GDP能耗、水耗同比下降6%。为实现这个目标,我们要认真贯彻市委五届六次全会和市“两会”精神,以迎大运为契机,围绕打造“深圳质量”的要求,坚持以质取胜,加快转变发展方式,加快重大项目、重大基础设施和重点区域建设,加快发展教育、医疗、住房、社会保障、交通等各项社会事业,加快基层管理体制改革,加快提升居民文明素质和城市素质,推动新区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。重点是全面打好“十大战役”。

  战役一:土地整备。大力推进全市土地整备综合改革试点工作,主动整合市、区、办事处和社区资源,统筹推进土地整备、城市建设、社会建设和社区转型发展。坚持试点先行,把金沙社区作为新区乃至全市土地整备创新体制机制的突破口,力争年底前完成试点工作,完成1.69平方公里的土地整备,并在总结经验基础上完善配套政策与保障措施,建立一套操作性强、可复制的土地整备机制,为新区乃至全市破解土地整备难题积累经验。稳步开展社区土地及建筑物权属调查工作,力争年底前完成新区全部23个社区的土地权属调查。

   战役二:园区建设。加快制定各产业园区专项规划,形成完善的园区规划体系。进一步加快“四大产业园区”、“四大基地”建设,切实把产业高端化发展、落后产能退出、社区经济转型、社区存量土地盘活等多重目标,纳入到园区建设中统筹考虑,以园区建设带动城市单元的综合开发。建立更有针对性、更有目的性、责任主体更明确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,围绕“4+2”产业格局,加大对世界500强、跨国公司、国内大型公司或其区域中心、功能中心等重大项目的引进力度;重点引进企业产业化促进平台,加快相关研发平台、科技孵化器建设,为企业集聚化、产业化发展提供助力。加大对企业的服务力度,继续强化领导干部项目包点责任制,对重点工程、重点企业开展挂点服务;全面开展“下基层送服务”活动,组织机关工作人员深入辖区企业,了解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,提供针对性、“处方式”服务,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。

  战役三:织网工程。深入落实市社会建设工作会议精神,以信息化为依托,织造社区服务网、社会管控网、宣传教育网、固本强基网等“四网一体”的社会建设管理网络。织造社区服务网,加大公共服务领域的财政投入,深入开展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试点,加快培育和发展社会服务组织,力争年内社会组织增长15%。织造社会管控网,建立健全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,力争年内出租屋流动人口登记率提升10%,每万人刑事立案数下降5%。织造宣传教育网,不断完善副处级干部挂点联系社区机制,推动干部深入社区当好指导员、宣传员、信息员、调解员和督办员。织造固本强基网,推广“社区党员议事会”,扩大党员、群众参与决策的权利和决策范围,完善基层民主选举制度。

  战役四:新能源产业合作示范区建设。积极推动与大亚湾区的融合发展,努力打造珠江口东岸一体化的成功典范。以比亚迪与奔驰合作项目的落地为突破口,主动联系,积极磋商,扎实推进在双方边界共建“新能源产业合作示范区”,力争年内基本确立示范区开发模式、相关政策,制定园区规划及实施路线图,扎实推进有关前期工作。进一步深化两区在规划对接、产业对接、道路对接、环保对接等方面的合作共建,重点完成连接两区的七条道路,即丹梓东路—龙海二路,锦绣东路—石化大道,兰竹东路—西南大道、秋田东路、青兰路、金牛路和临惠路的对接工作。

  战役五:交通建设。落实新区公共交通“十二五”规划,推动综合运输体系发展。加快推进坪盐快速路和南坪三期的前期工作,争取今年立项并开工建设。积极协调市发改委、规划国土委、交委等相关部门,将大外环高速线位东移至大亚湾,把新横坪公路现有线位作为城市主干道或快速路,力争年内立项并开工建设。确保兰竹东路—西南大道连接道路工程上半年建成通车。集中力量打通龙坪路、丹梓路、金田路等一批“断头路”。积极推进深汕公路、老横坪公路、东纵路等主要干道的改造项目建设。加快启动碧新路坪山段、坪联路、碧沙北路、横岭路、马峦北路等项目建设,进一步完善区内道路“微循环”系统。全面推进全市“公交都市战略”在新区的试点,加速推进南布、龙田、金沙片区等9个公交场站建设。

  战役六:落后产能退出。科学制定新区禁止和限制类引进产业目录,确定新区落后产能退出的纲领性指导方针。全面开展低端企业的摸底调查,确定淘汰低端企业具体名单。坚决疏导清理无证无照的地下加工厂,力争用3年时间基本实现“零目标”。扎实开展对重点工业污染源专项执法检查。实施企业环境诚信管理、分级管理,严格考核企业的环境行为,将黑牌企业纳入重点整治和关停名单,实行联合监管。力争年内总体清理无证无照企业200家、转型升级来料加工企业100家、淘汰重污染企业17家、淘汰危化企业5家、其他低端企业20家,实现单位GDP能耗、水耗下降2%,工业企业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。

   战役七:城市更新。扎实推进拆除重建类项目的实施,确保六和商业广场等基本具备施工条件的项目年内动工。三洋湖、洋母帐等9个拆除重建类项目,力争在9月前完成单元规划批复,确保2012年9月前相继动工建设。试点启动重点片区拆除重建类项目,以坪山中心区等重点片区的更新改造为试点,积极探索以大企业为核心带动城市更新新思路,积极推动卓越、财富、湘隆、六和实业等项目的城市更新,争取3月完成计划立项、12月完成单元规划批复。全面完成综合整治类项目,明确责任主体及工作任务,按照全市的总体部署,年内确保完成二类城市综合整治的目标要求。

   战役八:市容环境提升。将提升园区周边配套环境作为切入点,解决厂内屋内现代化、园外院外“脏乱差”问题。积极开展以“治六乱、广植树”为主题的“绿城行动”,大幅提高新区绿地率;扎实推进立面刷新及绿化景观工作,打造连接深汕路、中山大道以及新横坪公路的景观大道;争取5月底前完成深汕路、坪葵路、金山路等道路的环提工程,加快实现新区的大美化、大提升。进一步规范户外广告招牌设置,严格审批程序、提高审批要求、规范广告制作与设置。打造区际节点及园林景观,5月底前完成新横坪公路碧岭隧道口、坑梓与坪地交界处以及坪山与葵涌交界处三个区际节点工程。

   战役九: 坪山河综合整治。把握坪山河综合整治列入全市“十二五”重大项目的契机,综合考虑河流两岸的城市结构、产业布局、景观再造和水污染治理,实行城市单元综合开发、低冲击开发。年内要全面完成正本清源、分流制改造和各村、各小区污水支管建设,加速坪山河水质达标工程的进度。进一步调整坪山河两岸的土地功能,完成综合整治规划编制,将目前分散的功能场所集约化,形成服务层级清晰的公共服务中心,营造山水城区特色。

  战役十:中心区规划建设。把中心城区的高标准建设作为迅速提升新区城市形象的核心突破口,切实将中心区规划建设、土地整备、城市更新、生产性服务业总部基地建设等多项工作有机结合,整合政策、技术、人力资源,统筹推进,集成开发,把中心区打造成集商贸、行政、休闲为一体的时尚都市中心区,为新区产业提供高端生产性服务,为新区生活提供高端的商业、文化娱乐配套服务,形成对周边及粤东地区的辐射作用。年内全力推动中心区的旧改及土地整备,启动若干个社会投资项目,力争3-5年内中心区建设初具规模。

  除了“十大战役”,今年我们还要着力完成“十大民生工程”: 一是解困送暖工程。加大对困难群体的救助力度,创建3个“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”,完成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并投入使用。二是就业惠民工程。实现新增劳动力、失业人员、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率85%以上,零就业家庭动态归零。三是住房安居保障工程。完成保障性住房供应1040套。四是公交畅通工程。增加15条公交线路,修建150个公交站台。五是优质学校增位工程。新增优质学位1078个。六是平安社区工程。加装出租屋视频门禁系统15818个。七是和谐家园工程。建设8-10个社区服务中心并引入社会机构运营,新增社工40人,完成区、办事处、社区文化活动300场次,实现社区健身路径全覆盖。八是星光安享晚年工程。建成坪山新区敬老院并投入使用;投入帮扶资金810万元,惠及老人1920人。九是劳务工关爱工程。引进10个服务点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;支付劳务工关爱基金70万元。十是美化净化环境工程。高标准完成深汕路坪山段沿线的绿化景观工程,确保新区所有主干道、公园、社区晚间及时亮灯;完成2个郊野公园和6个社区公园建设。

  四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,为“十大战役”提供坚强保障

  要完成“十大战役”和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,必须加强政府自身建设,不仅要在“想干、敢干、快干”上下功夫,更要在“会干”上下功夫,把“大运”之年变成“大干”之年,提升执行力之年。为此,重点要建设“五个政府”:

  一是建设学习型政府。大兴学习之风,通过“走出去、请进来”的形式,开展大规模的干部教育培训,进一步完善日常学习制度,提倡自主学习、终身学习,着力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要大兴调研之风,各办事处、各部门要围绕推进新区重点工作,提出1—2项重点调研课题,由新区领导挂帅开展调研,努力破解困扰新区的发展难题。

  二是建设服务型政府。大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,依托行政服务大厅的平台,进一步推进社会、经济、建设领域“流程再造”,构建跨部门串并联审批机制,实现各部门行政审批、窗口服务、后台支撑、督查考核等多种资源在一个平台上的整合,提升服务效率。积极探索公共服务的社会化途径,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的合力,提升公共服务水平。

  三是建设开放型政府。大力推进政务公开,加大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力度,积极构建公民与管委会之间双向互动的渠道,切实做到问政于民、议政从民、施政益民。要创造条件让广大市民参与管委会的决策环节,推行重大决策专家咨询论证制度。充分发挥发展研究中心的决策平台作用,汇集研究、决策、执行、监督等多种工作资源,构建开放透明的决策及其执行机制。积极筹建新区发展规划委员会,充分发挥好国内外各类专业机构的作用,为科学决策、规划编制实施提供智力支持。

  四是建设效能政府。全面开展以提高执行力为主题的机关作风大整顿,着力解决机关中存在的“推、拖、躲、懒”,不执行、不落实等不良风气,全力营造大开发、大投入推动大发展的生动局面。深入推进基层管理体制改革、投融资体制改革,构建高效的机制和资金保障体系。全面推行政府绩效管理,进一步完善任务落实的奖惩机制,创新督查手段,认真做好重点工作督查、政令检查和行政效能监察,增强行政系统内部监督的刚性,做到有令必行、有禁必止,使命必达。

  五是建设廉洁政府。坚持从严治政,认真落实《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》和深圳市“两个规定”,构建完善有效的廉政监督机制,切实做到用制度管权、按制度管事、靠制度管人,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腐败。加大违纪违法案件查处力度,重点加强征地拆迁、工程建设、产权交易、政府采购、土地管理等领域监管,完善政府工程招投标制度,堵塞管理漏洞,杜绝腐败行为。

  各位代表,新区大建设、大发展的序幕已经拉开。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,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,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团结带领新区人民,进一步解放思想,改革创新,抢抓机遇,真抓实干,为把坪山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示范区、综合配套改革先行区和深圳新的区域发展极而努力奋斗!